战略中心型组织

      战略中心型组织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罗伯特·S·卡普兰和戴维·P·诺顿提出的,在《战略中心型组织》一书中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战略中心型组织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可以系统地描述、衡量和管理战略。

      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职能中心型组织强调职能的履行,以“领导为核心”,领导的指令和意愿就是工作的方向,久而久之,该类组织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山头文化”、“部门墙”,导致组织效率低下,部门之间的协作性也越来越差。流程中心型组织打破了职能中心型组织的弊端,保证单个流程效率提升,让在同一个流程体系内的员工工作指向性更加明确(指向流程绩效),但流程中心型组织同样存在问题,那就是:如何解决流程之间的协同?如何保证企业整体运营效率的最大化?这就需要企业建立战略中心型组织,因为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必须以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为前提。战略目标的分解首先要考核流程之间的协同,然后再考虑部门职能的正常履行。

      1.战略中心型组织特征

      战略中心型组织融合了职能中心型组织和流程中心型组织二者的优点,使组织的目标更加明确、流程更加高效、组织职能履行更加有效。

      强调一切行动向战略看齐。有一个道理我想大家都很好理解,一家企业存在的唯一理由是客户还“需要”它,如果客户不再“需要”,这家企业也就走到了尽头。那么如何才能保证客户能够持续不断的需要企业?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企业的战略。战略是满足客户某种至关重要的需求,以优于竞争对手的方式加以执行,并且持续不断的保持这种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内部的任何行动(包括流程、组织、员工)都必须以满足客户需求和战略实现为准绳。

      (2)让战略不再高不可攀。通常来讲,一提到战略,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那是企业老板的事情、高层的事情,似乎跟自己没什么关系。正因为这样,员工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会因为不清楚自己的目标而迷失方向、失去工作的动力;同时企业的高层也会苦恼于战略不能落地,始终悬在空中。战略中心型组织强调将企业的战略清晰地加以描述,通过战略地图进行分解,并且将战略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计划,让每位员工的工作与企业的战略之间建立关联。

③强调战略、流程、职能高效协同。前面我们在分析职能中心型组织和流程中心型组织的优缺点的时候,可以看到,这两种组织形式都存在致命的弱点,而战略中心型组织则强调战略、流程、职能的高效协同,在弥补二者缺点的同时,强调以战略为核心,流程和职能围绕战略高效协同。

      2.战略中心型组织建设原则

      卡普兰和诺顿认为,战略中心型组织建设必须遵守以下5项基本原则:

      (1)高层领导推动变革。战略中心型组织的建设是一项“一把手工程”,很难想象没有高层参与和支持的战略变革可以取得最后的成功。而且,如果没有高层的参与,组织也很难实现横向和纵向的协同,平衡计分卡很难给组织带来明显的价值,也不能建立真正的战略中心型组织。

      (2)把战略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卡普兰和诺顿在《战略地图:化无形资产为有形成果》中提出,和高层团队一起明晰战略,确定战略目标,并把战略转化为一张简单易懂的战略地图,可以明确组织或业务单元和职能部门的各个战略目标间的因果关系。然后利用平衡计分卡对关键目标进行具体的解释,并为各个目标设定衡量指标及指标值,确定行动方案和责任人。这样一来,企业的战略便可转化为一系列可操作的行动方案。

      (3)使组织围绕战略协同化。企业高层就组织的战略地图和平衡计分卡达成一致后,接下来要把战略分解到组织的各个层级,实现纵向和横向的有效协同。纵向的协同通过职能管理来实现,而横向的协同则通过流程来实现,这时候企业就需要综合职能中心型组织和流程中心型组织的优点,以战略目标实现和行动方案落地为核心进行内部的高效协同。

      (4)让战略成为每人的日常工作。战略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如果战略执行没有得到所有员工的支持,难以想象会有成功的战略管理。因此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首先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构建强有力的执行机制,然后需要逐步优化人员的管理。如果个人的结果最后没有体现在个人价值实现上,战略执行的结果是不可持续的,因此,还需要考虑将个人的执行结果和个人的职业发展、员工能力提升以及激励机制进行挂钩,形成完整的、可持续的战略管理系统。这样,个人在通过努力达到个人目标的同时也帮助组织达成了公司的目标,战略必定成为每个人的日常工作。

      (5)使战略成为持续性流程。战略中心型组织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将企业的战略管理变成一个持续的流程,战略明晰、战略地图绘制、平衡计分卡、目标分解及行动计划确定、阶段性检讨和回顾、问题的分析及改进要成为企业经营的一个完成的流程体系,保证企业的运营始终围绕战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