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管理中的“囚徒困境”

    一天,警察局接到报警,有位富翁被杀死在自己的别墅之中,家中的财物也被洗劫一空,经过多方调查,警察最终将嫌疑人锁定在张三、李四二人身上。

    两个嫌疑犯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审讯。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警察告诉每个人:如果两人都不坦白,各判刑一年;如果两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两人中一个坦白而另一个抵赖,坦白的放出去,不坦白的判十年。于是,每个囚徒都面临两种选择:坦白或不坦白。然而,不管同伙选择什么,每个囚徒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如果同伙不坦白、自己坦白的话放出去,不坦白的话判一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话判八年,比起不坦白的判十年,坦白还是比不坦白的好。结果,两个嫌疑犯都选择坦白,各判刑八年。

    以上案例,被博弈论称之为“囚徒困境”,类似的例子在我国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战国策》中曾经记载关于伍子胥的故事。


    伍子胥性格刚强,文武双全。伍子胥的祖父、父亲和兄长都是楚国的忠臣,但不幸遭到陷害,被卷入太子叛乱一案,最终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兄长伍尚均被处死,伍子胥一人逃亡吴国,怎奈途中被镇守边境的斥侯捉住,斥侯准备将伍子胥带回见楚王,邀功请赏。

就在生死危亡之际,伍子胥告诉斥侯:楚王不是要抓我,是要我的宝珠,可是我把它弄丢了, 现在就要去把它找回来,如果你现在押我回去,我就告诉楚王是你吞了宝珠。这样的话楚王一定会把你的肚子割破。

    就这样,斥侯害怕,便放了伍子胥,伍子胥才顺利逃到了吴国。


    类似的问题在管理上也是比比皆是,假设两家供应商为了争夺客户,在涨价与否方面经常会陷入“囚徒困境”。

    假设甲、乙两家供应商同时为某客户供货,为了争夺更多的订单,他们之间经常也会博弈,如图如果双方都不降价,各自的利益是最大化的,而如果某一家采取价格竞争就有可能让对手退出,而双方同时降价的话会是各自的盈利能力都大幅下降,这个表面上看似非常简单的道理最终甲方双方的选择其实是“都降价”,最终让客户收益最大化,这也就是为什么企业会选择多家供应商的道理。


    再如,员工为了是自己利益最大化会申请企业加薪,否则的话就会离职,而企业呢如果加工资的话利润会下降,不加工资的话员工会离职,这种博弈又该如何解决呢?

    又如:客户提出如果企业不降价,客户就不会下单;而如果企业采取降价,自己的利润就会大幅缩水,这又怎么解决呢?

    如果你也对博弈论感兴趣,欢迎关注“信睿咨询”官微与水藏玺老师面对面交流!